半路夫妻搭伙真的不堪一击?是的,五年感情抵不过十万
张大静实在是想不通,明明是一起生活了五年的男人,却突然像在世界中消失一样,再也联系不上了。
男人叫强哥,比48岁的大静大五岁。五年前找了这样一个男人,无非是图他老实憨厚,看上去很老实,不仅能做得一手好菜,而且把家里的事儿都料理得明明白白。
半路夫妻图啥呢?还不是图搭伙过日子能过得顺一点,不用像前一段婚姻一样给人家做老妈子,还要努力为人家赚钱,真的是要有多憋憋屈就有多憋屈。
所以之前大静选择离婚,那是给自己一条出路,本来她离婚后是并不想找的,儿子也读了大学。但是架不住姐妹们的劝说,一个人过日子多寂寞呀,生个病也没人管,在其中一个姐妹的介绍下认识了强哥。
强哥虽然事业一般,只在一个工厂做管理,一个月赚七八千,但好在人老实呀。在跟大静刚接触的时候,强哥就主动跑过来给她烧饭做菜,还帮她打扫卫生。大静自己开了个服装店,生意还算可以吧,强哥也一直帮她过来拿货或者整理货柜。这也给大静心里吃了颗定心丸,就顺理成章和强哥走在一起。
强哥搬去了大静的房子住。这一点大静儿子倒是挺反感的,自从强哥住一起后,儿子借口寒暑假在学校有事要考研,也不愿回来了。
话说他们虽然没有领证,却有着夫妻之实,大静又是一个心眼很实的女人,经常给强哥买衣服买东西,家里的费用也是大静出的。因为好歹大静赚得比强哥多一点,强哥是觉得这是应当的,因为他自己的钱还得给自己的儿子养孙子。
慢慢地,强哥在这个家里一点钱都不愿意拿出来,去超市买个菜都是找大静要个几百块再去。
这也就算了。强哥提出,老是在人家厂子里干着也不是个事,就想自己创业,但是创业得有资金吧。大静给儿子买了房子,付了首付,虽然有点积蓄,但要在店里做进货资本。于是拗不过强哥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洗脑,贷款了十万借给强哥。居然连借条都没让他写。
直到有一天。大静突然找不到强哥了,连手机都是无此号。那十万元的债务,自然背负到她头上,虽然赚两年也可以存下来,但现在生意没以前好了,这日子也更难了。
更让人寒心的是,好歹也是半路夫妻了五年,难道只剩下利益的背叛了吗?
大静真不知道以后还能信男人了吗?还是当个教训,以后习惯一个人过?!
写在后面:
经济学家薛兆丰对于婚姻,说过这么一句话:结婚就是两个人合伙办公司,男女都需要“投资”,女性承担生育和抚养的义务,注定在资源付出上,早于男性,而先付出的人,很容易被后付出的人敲竹竿。
其实半路夫妻之所以矛盾重重,主要原因是各自原生家庭的烙印实在太重,而且双方都无法抛开原生家庭的包袱:各自的孩子,各自都有各自的利益。
这里的强哥可能一开始就没有多少爱吧,只不过是为了利益最大化才跟大静在一起。在这场关系的处理中,强哥可以说是不会输的,怎么样都是收获利益那一方。这么说来,大静就是太傻了,这种傻就是过于天真,不值得同情。
理想很丰满,现实却很残酷,半路夫妻大抵还是如此。半路夫妻的问题太多,很难做到和头婚一样互相信任,掏心窝子付出,因此,“半路夫妻,永远是贼”的说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。
所以,作为女人,在这样的关系处理中,一定要长一个心眼,不要太恋爱脑了,任何年纪都是要保持自己的独立,为自己的利益筑牢防线,不能全盘托出,这样真的后悔都来不及。
半路夫妻搭伙真的不堪一击?是的,五年感情抵不过十万